鼻腔支架用于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 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 临床试验
发布时间:
2023-04-06 16:42
本试验目的是评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鼻腔支架用于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临床试验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计划由3家临床试验机构完成228例病例的筛选、入组和随访。主要评价指标产品有效率为非劣效性设计。
(1)随机化分组
随机化方法和步骤: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进行随机,由基于网络的中央随机化系统来发放随机号。首先制定随机种子,确定区组长度,使用SAS 9.2软件产生随机数,采用中央随机化系统将受试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或对照组,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受试者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基本均衡,以减少偏倚。
(2)严格诊断和纳入、排除标准
选择恰当合理的纳入、排除标准,使纳入的受试者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以减少彼此间的差异。
(3)由于某些结局指标在评定时较容易受到评定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第三方评价者设盲。第三方评价者设盲即由未参与随机分组和手术操作的研究者协助受试者进行结局指标的评定,可以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1)入选标准
1)受试者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年龄18~70周岁,性别不限;
3)以鼻塞为主诉,鼻窦CT提示鼻中隔偏曲,有手术指征(鼻中隔偏曲影响呼吸,鼻塞严重;高位鼻中隔偏曲影响鼻窦引流或引起反射性头痛;鼻中隔骨棘常致鼻出血;鼻中隔偏曲影响咽鼓管功能);
4)就诊前1月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无鼻腔减充血剂使用史;
5)未采用其他治疗手段;
6)能够与研究者良好交流并遵照试验要求者。
(2)排除标准
1)存在急、慢性鼻-鼻窦炎、变应性鼻炎、鼻息肉、鼻良恶性肿瘤等鼻部疾病;
2)有颅脑及鼻腔手术史;
3)术前凝血功能检查结果超出正常值上限的20%;
4)已知对试验器械材料过敏的患者;
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6)受试者合并的其他器质或功能性疾病限制其参加研究,不能依从随访或影响研究的科学性完整性;
7)近1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
8)研究者认为因其他原因不适宜参加本次临床试验者。
(3)停止试验/试验治疗的标准和程序
1)受试者进行随机分配后,因各种原因自行退出试验;
2)研究者从医学角度认为受试者不再适合继续进行临床试验者,如受试者出现严重疾病或并发症需要紧急治疗;
3)受试者死亡;
4)受试者失访。
(4)入组时间
研究者初步确认受试者符合如组条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了方案规定的筛选期相关检查,完全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后,视为入组。
在使用试验器械和对照器械当天,研究者将受试者信息录入中央随机化系统取出随机号。研究者在完成鼻内镜手术后,根据随机分组结果使用试验器械或对照器械对受试者术后鼻腔进行填塞。
(5)临床试验的预期总体持续时间及其确定理由
本试验计划的研究周期约为15个月。本临床试验在至少3家临床试验机构进行,每家机构每周平均纳入3~4例受试者,预计临床试验纳入病例时间为6个月,每例受试者接受随访约为1个月,另需预留8个月时间进行伦理审查、数据整理统计和撰写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6)每位受试者的预期参与持续时间
每位受试者参与试验的持续时间大约为1个月。
(7)临床试验所需的受试者数量
本试验计划完成228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受试者的入组和随访。
(1)有效性参数的说明
在完成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后,研究者使用试验或对照器械对受试者双侧鼻腔进行填塞,填塞完成后48h取出器械。在术前基线和术后24h器械取出前对鼻塞、疼痛、耳部不适、吞咽情况(对饮食的影响)、对睡眠的影响和总体不适6个指标进行评分;在术后24h和术后48h器械取出前进行鼻出血评分;在术后48h取出填塞材料后,进行取出时鼻部疼痛评分。试验和对照器械的主要目的是压迫止血、防止鼻中隔血肿和鼻粘连[13,14],因此采用产品有效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试验器械既能达到上述经典止血海绵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又能相对改善受试者的鼻通气状况,术后各项有效性评价均由第三方评价者主持开展。
(2)评价、记录和分析有效性参数的方法和时间选择
以“产品有效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将“产品有效”定义为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术后24h和术后48h器械取出前,鼻出血评分均≤2分;(b)术后24h器械取出前,总体不适评分≤7分;(c)术后7d±2d,经鼻内镜检查确认未发生鼻中隔血肿;(d)完成术后30d±5d的随访后,经鼻内镜检查确认未发生鼻粘连。以上4条均满足时认为产品临床使用有效。
分别计算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产品有效率。
2)次要评价指标
①术后24h器械取出前鼻塞VAS评分≤7分的百分比 [15,16,18]
术后24h器械取出前,由未参与随机分组和手术操作的研究者协助受试者对鼻塞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计分,该量表为一10cm的直线,完全无症状为0分,症状严重到能想象的极度为10分,由受试者判断其症状的水平在直线上做标记评分。根据评分将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0-3分;中度>3-7分;重度>7-10分。
分别计算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4h器械取出前鼻塞VAS评分≤7分的百分比即两组鼻塞VAS评分分级为轻度和中度例数之和占组内例数的百分比。
②受试者症状评分
在术前基线、术后24h器械取出前,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受试者疼痛、耳部不适、吞咽情况(对饮食的影响)、对睡眠的影响和总体不适5个指标。该量表为一10cm的直线,完全无症状为0分,症状严重到能想象的极度为10分,由受试者判断其症状的水平在直线上做标记评分。根据评分将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0-3分;中度>3-7分;重度>7-10分。
在术后24h、术后48h器械取出前进行鼻出血的评分:0分:无鼻出血;1分:有出血迹象,但不需要采取止血措施;2分:有血从鼻腔缓慢流出,需要采取填塞鼻腔5-10分钟的临时止血措施;3分:鼻腔持续出血,临时止血措施失败,需重新进行鼻腔填塞或采取其它止血措施。
术后48h取出器械后,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取出器械时的受试者鼻腔疼痛评分。
注:以上24h和48h时间窗为±1h。